Menu
当前位置: 首页 · 翰苑荐文 · 2023年
翰苑荐文
《改变人生的,不是大道理,而是小习惯》
发布时间:2023.12.07

第七期荐语

  习惯成就未来,在生命的路途中,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,有些人徘徊于岔路的干扰,停在原地,不知所措。而那些具有良好习惯的人,在困难面前从容不迫,应付自如,所以他们脱颖而出。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,那就是,基于良好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,正是这些好习惯,帮助他们开发出更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。

  本期推荐人:高一历史 孙建梅


改变人生的,不是大道理,而是小习惯

  亚里士多德说,我们每个人都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,因此,优秀不是一种行为,而一种习惯。在习惯的加持下,人每天进步一点,持续精进,就会迎来人生的进阶。反之,任由恶习消耗能量,整个人就会变得颓丧而消极,最终止步不前。当你开始培养好习惯,你才会有更好的人生。

  先讲两个故事。第一个故事,是青年作家张皓宸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。读者小杨从小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,考进了北京顶尖985大学,可谓前途光明。他却在信中吐露,自己三十出头了,还窝在北京的地下室里混日子。原来离开父母后,他做起事来就开始拖拖拉拉。闹钟响了还赖在床上,换下的脏衣服也不想洗,论文总是要拖到最后熬夜写。几年下来,整个人变得懒懒散散,活得浑浑噩噩。大学毕业后,凭着名校优势,他入职一家国内头部会计师事务所。有一次,事务所接到了一个上市公司的重要项目。上司给他分配了收集相关数据文件的工作,一周后提交。想到时间还很充裕,小杨便不再管它,而是每天刷刷视频,摸摸鱼。一直拖到汇报工作那天,他才慌慌忙忙敷衍着整理出一些基础数据。谁曾想,他匆匆忙忙提供的基础数据有错,直接导致后续工作出现重大失误。最终小杨被事务所开除不说,还被业内列入了黑名单。如今已经30多岁的他后悔不已,就因为一直以来爱拖延的习惯,断送了自己的前程。

  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。三十多年前,比尔·盖茨曾参观访问了一所小学,深受学生的欢迎。看着这些孩子,盖茨临走时承诺:“以后我还会再来,如果我看到哪位同学的课桌干净,就奖励给他一台电脑。”起初,同学们每天都争相把课桌收拾得干净又整洁,期待能成为那个幸运儿。时间一天天过去,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松懈懒散,最后干脆不收拾了。唯独有一个男孩子仍然每天收拾课桌。男孩一直坚持着这个习惯,直到二十多年后,他再次见到了比尔·盖茨。但盖茨并非是来给他送电脑的,而是想用2.4亿美元购买他公司1.6%的股份。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Facebook创始人——马克·扎克伯格。回想起这一切,扎克伯格坦言:儿时养成清理桌面的习惯,保持了办公环境的整洁,使他随时都能够进入工作状态。后来,他更是将这个简洁利落的好习惯应用到自我管理中,把公司做到行业顶尖。

  从985高材生小杨到扎克伯格,截然相反的结局告诉我们:先有好习惯,才会有好人生。不良的习惯就如水蛭,每时每刻都在吮吸着你的能量,直至你的生活溃败。而好习惯就如水一般,日日滋润着你,终有一天会把你养成参天大树。

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詹姆斯·克利尔曾说:培养好习惯如登山,每一步都很费力。所以一个好习惯的养成,必然离不开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。科利尔在《掌控习惯》一书中,就将习惯养成分为了四个阶段。


  1.提示:让好习惯显而易见

  要想养成某个习惯,你需要从提示自己开始。比如在床头放一本书,上床后你一看到书,就会读上几页。将扫把放在门口,看见扫把,你下意识就想起来扫地。所以养成习惯的第一步,就是把习惯可视化。当你能够一眼瞧见该做的事,就是你变好的开始。


  2.渴求:让好习惯有吸引力

  你可以将某个习惯可能带来的好处,具体而清晰地写出来。接着选择最吸引你的一个好处,并将之与习惯绑定。比如当你工作懒散时,一想到完成工作后不再焦虑,慢慢就克服了拖延。学会把习惯的好处具体化,你的心中有了动力,自然而然就会行动起来。


  3.反应:让好习惯简便易行

  老子有言,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。再难的事,也是由无数个简单问题组成的。先迈出第一步,接着一小步一小步走,无论习惯有多难,也会变得简便易行。


  4.奖励:让好习惯令人愉悦

  生活中的很多好习惯,都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。既然短时间内看不到它们带来的益处,那就人为建立回报机制,及时奖励自己。每跑一次步,就给自己增加一点零花钱;每看完十本名著,就允许自己旅游一次。在各种小奖励的刺激下,时间一长,你就能将好习惯固化。

  你现在养成的习惯,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任何收益。但时间一长,你埋下的种子,自然就会开花结果。你所坚持的微习惯,经过时间的复利,定会让你与更好的人生撞个满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