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3日上午,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力学系刘海鹏书记、招生办张政主任和力学系冯岩松博士一行3人来我校授予优秀生源基地牌匾,感谢昌乐一中近年来为北京理工大学输送的优质生源,并给我校高三学生作科普讲座。昌乐一中党委书记、总校长黄发国,副校长吴文福等领导老师参加活动。
黄发国校长介绍了我校办学情况,感谢北京理工大学授予我校“优秀生源基地”荣誉称号及给我校带来的一些列优惠政策。作为同样拥有深厚红色基因和家国情怀的学校,昌乐一中与北京理工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多相同的理念,优秀生源基地的建立将在两校之间建立起一座新的桥梁,带动我们共同发展。昌乐一中也将以此为契机,深化教育改革创新,持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,向高等学府输送更多的优秀学生,为祖国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。
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,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,首批进入国家“211工程”和“985工程”,首批进入“世界一流大学”建设高校A类行列。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。
1949年,学校迁入北京;1952年,学校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,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;1988年,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。学校现设有19个专业学院、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、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、医工融合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单位,工程、材料科学、化学、物理、计算机科学、社会科学、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%,其中工程、材料科学两个学科进入前1‰。
在建校80年以来的30余万毕业生中,有李鹏、曾庆红、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,以及12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;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、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等40余位院士;有各个行业、各个层面的大批领袖人才和优秀建设者,被誉为“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”。学校现有教职工3400余名,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。
学校曾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“第一”: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、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、第一辆轻型坦克、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、第一台 20 公里远程照相机等,在精确打击、高效毁伤、机动突防、远程压制、军用信息系统与对抗等国防科技领域代表了国家水平,在智能仿生机器人、绿色能源、现代通信、工业过程控制等军民两用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。